查看原文
其他

《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

请您关注➤ 综艺大观园 2021-07-31


减字木兰花·竞渡作者:黄裳 朗诵:滔哥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何当共读香云帙,最是诗情画意时。”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和我一起共同品读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

今天是端午节,首先要祝大家身体康健,万事如意!不知道在录音中能否隐约听到远处传来的鼓声和呐喊声,我现在就离中华龙舟大赛的现场不太远。上午也在央视一套和五套刚刚直播了中华龙舟赛的决赛,尤其是在现场看千帆竞发,龙舟竞渡,听万声呐喊,鼓击春雷呀,实在是让人热血沸腾!所以,当前一天组委会问我在节目开始前,希望能有知名播音员朗诵一首有关端午或者竞渡的诗词的时候,我就推荐了北宋词人黄裳的那首著名的《减字木兰花•竞渡》。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首名作,词云:“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哎呀,这首词读来都让人精神无比亢奋,说实话我听韩涛老师在比赛开始前朗诵这首词的时候,我都想下场参加比赛。因为像这样经典的一首诗、一首词,它就像一个药引子一样,一旦吟诵、一旦感怀,能迅速把你身体中的某些情感和情绪完全调动起来,尤其是这首词还是可以说北宋第一高手、写下了《九阴真经》的黄裳所写,那就更让人无比感慨啦!

这个作者黄裳啊,是北宋著名的词人,号演山,所以后人又称之演山先生,他的词也被称为《演山词》,他就是福建南平人。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武功,那么金庸先生在写《射雕英雄传》的时候,就伪托黄裳之名,创作了武林绝学《九阴真经》啊!有些喜欢武侠小说的网友在一起曾经探讨过金庸先生笔下功夫最高的人到底是谁?扫地僧,还是东方不败,还是独孤求败?我看过有网友写的文章,把金庸小说中的顶尖高手一一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最顶尖的高手还是写下《九阴真经》的黄裳啊。

大概金庸先生这么写,我想有可能是不是受了黄裳的这首《减字木兰花》的启迪,因为那词中体现出来的气势、劲道确实应该是绝顶高手所作。当然要特殊声明一下,作者黄裳的裳,就衣裳的裳,这个字应该读cháng。《诗经》里有“绿衣黄裳”,古人制衣,上为衣,下为裳,就是遮蔽下体的有点像裙子一样的衣物。传说我们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黄帝制衣,上为衣,下为裳。而上衣象天,象乾卦;下裳呢,象大地,象坤卦。所以,已经《易经·坤卦》里又说“黄裳元吉”(“六五,黄裳元吉。”“黄”是大地的本色,古人喜黄,为中色。“裳”,为下衣。“元吉”,大为吉祥。此句是说:穿不显眼的黄色下衣吉祥。),元就是最大,最大的吉祥,黄裳就是最大的吉祥。所以其实古代有不少人起名叫黄裳的,像宋代也有好几个叫黄裳的,而写下《减字木兰花》的黄裳就算没有金庸先生《九阴真经》的夸张,其实也是古代最有名的一个黄裳。

还是回头来看他的这首名作吧。其实不只是现代,不只是我建议,在古代很多时候——端午龙舟竞渡的时候,比赛现场都会有人吟咏黄裳的这首《减字木兰花》。首先第一句:“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就非常吸引人的眼球,首先这里头有两个颜色,一是红旗,另外一个颜色是什么?“飞出深深杨柳渚”,“渚”就是水中的小洲,这个小洲包括水边遍植杨柳,那就是绿色。只见一面红旗从这个绿色的杨柳渚边,刷地(刷地亦作“刷的”。犹言一下子。突然。)一下就飞了出来。毫无疑问,这种颜色的对比是非常吸引人眼球的。而且有两个动态,一个是高举,一个是飞出,就把这种红与绿的对比写出了动态之美。远看绿柳丛中一面红旗高举,一艘龙舟飞出。相信只要看到这个场面,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亢奋起来,这是龙舟赛开场的景象,一下子就把这种紧张激烈的比赛氛围渲染出来了。

视觉开场,接下来听觉升级,“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每一艘龙舟都是击鼓而行啊。鼓声密集而有力,其声如箭,直抵云霄,就好像轰响的春雷一样震人心魄啊!所以鼓声能如箭,能直抵云霄,那么龙舟就更不用说了,更如离弦箭一般,直破烟波而去。“远远回”呢,一般解读是说,到了龙舟比赛的折返点再折回来。当然,这样解释也无不可,但我个人觉得除了写这个龙舟“直破烟波远远回”,到了折返点折回,也可以写那个如龙舟一般的,龙舟像离弦箭一般嘛,连那个鼓声,其实每一声鼓声啊也如离弦箭一般直破烟波,远远地,这个鼓声有回声,回荡回来。这样更能体现那种气势、那种力道。所以鼓声啊犹如龙舟一样,俱如离弦之箭,直破烟波、直破苍穹,在这种速度与力度之间迅速地马上就来了高潮了。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为什么欢声震地呀?是因为快到冲刺了,高潮迭起呀,两岸观战的百姓群情激昂啊,欢声雷动。所以呐喊声、助威声啊,已使大地震颤、江河翻滚,仿佛天地俱为赛场,人人都在竞渡啊!可是最有力量的、最能体现蓬勃激昂的生机与活力的永远是龙舟上的那些赛手们!每一艘龙舟都爆发出惊退万人的征战之气,那种竞渡争胜的豪情与豪气,真可谓是万人敌呀!请注意,这里的“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不是欢声震地惊退了万人,虽然句子连在一起,是参与竞渡的赛手们他们的征战之气、他们的豪情、他们的万人无敌的气概,可以惊退万人。而正是这种气概影响了比赛现场,所以观战的人才欢声震地、才群情激愤,赛手们和龙舟的气场、气势可以搅动天地之气,这背后该是一种多么刚健的气势、多么蓬勃的生机呀!

既然这一句已经把那种气场、气势、气概写到了高潮,那么高潮之后该怎么办呢?高潮之后最妙的技巧就是轻轻落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金碧楼西”,在很多地方的龙舟竞渡里头都有楼船,最后领奖的地方。楼船无比壮阔漂亮,而楼船呢,往往修饰得金碧辉煌,显得无比的壮观与漂亮。“锦标”就是彩缎的锦旗呀。现在你看,各种比赛,还有锦标赛、世界锦标赛,那就是象征着荣誉的最美丽的奖旗。一般都悬挂在终点岸边的一根竹竿上,从龙舟上就可以伸手摘取到,所以冠军、健儿“衔得锦标第一归”。这个“衔”字用得特别的棒,虽然“衔得”就可以直接译为夺得,但这个“衔”字啊,原来是口含的、口叼的意思,原意是战马衔枚而行,所以又有成语说“衔环结草”。那种“衔得锦标”这种第一的高手那种姿态,何其轻松、何其潇洒!前面是卷动苍穹的气场,是直破烟波的速度、直破苍穹的力度,更有惊退万人的气概,如今得胜归来却是那样轻松与喜悦的姿态,这和“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弄潮健儿在精神气质上正是有着完美的一致性啊!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称体现了运动精神的那些运动员叫体育健儿,正是因为他们的身上体现出的那种健康昂扬、充满生机与力量的姿态,那就是生命最积极也是最终极的追求啊!

这就要说到端午节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了,中国民俗文化其实往往大有深意。不论是二十四节气,还是节日,其实都是华夏文明的文明内涵与价值的集中体现。这一点我们在前面解读杜牧的那首《清明》的时候,解读清明节、寒食节与上巳节的关系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华夏文明其实是一种祖先崇拜,祖先崇拜的本质是先贤崇拜,而所有这一切最终的归宿都归结到对生命本身的关注。所以,以人为本并呵护生命的成长、追求生命的价值,这是华夏文明最具特色的地方。而生命的价值呢,首先就应该体现为健康、生机与活力。所以像清明祭祖扫墓,悲伤之后,像寒食之后,要有蹴鞠节(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秋千节、踏青节。那么到了端午这一点就更明确了,龙舟健儿的“健”就是健康的“健”。我们知道端午节的时候还要插艾草、佩香囊(节日习俗,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古代还有饮雄黄酒或者菖蒲酒(菖蒲酒,产于山西省垣曲县的传统保健名酒,是一种配制酒,色橙黄微翠绿,清亮透明,气味芳香,酒香酿厚,药香协调,而不失中草药之天然特色,入口甜香,甜而不腻,略带药味,使人不厌,酿和爽口,辣不呛喉,饮后令人神气清爽。酒度为45度,糖度为12度。远在汉代已名噪酒坛,为历代帝王将相所喜用,并被列为历代御膳香醪。)。那么像艾草、菖蒲、雄黄,包括香囊中用的佩兰(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兰草)的地上部分,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又名鸡骨香、水香(《本经》)。以全草入药。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浙江、福建等省区。),它们的气味,都是什么作用呢?其实都是去阴邪、去湿毒。因为到了端午前后,南方天气开始,普遍开始炎热,从二十四节气看,其后就是夏至了,所谓“夏至一阴生”(夏至后白天渐短,古代认为是阴气初动,所以夏至又称“一阴生”。《易·复》“后不省方”唐孔颖达疏:“夏至一阴生,是阴动用而阳复於静也。”唐权德舆《夏至日作》诗:“寄言赫羲景,今日一阴生。”唐白居易《思归》诗:“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啊,天地阴阳交替。

其实就像端午节这两个字,端午这两个字也体现了这种观念。端者,正也;午啊,“午”这个字,原来是那个舂米的杵,就是糈杵的那个杵,一上一下,舂米的时候一上一下来象征了这个阴阳交替。所以天干地支中,你像有个著名的演员叫午马(午马(1942年5月28日-2014年2月4日),本名冯宏源,生于天津,香港话剧演员、影视演员、导演、编剧、性格演员。邵氏影业公司南国实验剧团第一期毕业生。香港导演张彻、胡金铨之高徒和私塾弟子。),为什么我们说是午马呢?中午的时候,这个马蹄起落象征着阴阳交替。当然,这个中午的午,其实也是数字的那个五,五呢,原意——它的甲骨文原意,其实就是天地间阴阳交替之意也,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有个X的形状的,它其实是阴阳气息的交替。

那么经过春天的生长,到了夏天,至阳之气开始受到阴邪湿毒的影响和威胁,所以尤其是南方,尤其是水文化明显的地区特别重视端午节。各种祭祀活动,包括竞渡,首先为了就是为健康考虑、为人类的生机与生长作出呵护与考量。所以有关端午节的缘起,其实有两种源头,一种叫自然缘起,一种叫人文的缘起。

自然缘起,你比如说代表的观点,像闻一多的“吴越图腾说”(诗人、学者、一代哲人闻一多先生,对于古代神话和传说深有研究。在他的《端午节的历史教育》和《端午节》著述中,考证了端午节的起源。他指出端午节本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吴越民族的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族祭的节日,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历史。那时居住在江南地域的吴越族由于不断遭受水旱灾害和瘟疫虫害的威胁,便以“龙”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希望“龙能保护自己”,并“断发文身”,将自己装饰成龙子的模样。),像江绍原的“公共卫生说”(“竞渡本是一种用法术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业”、“竞渡起于送灾”、“命舟遣灾何故变成竞渡”、“古人为什么选定五月初五为命舟遣灾之日”。在此基础上,江先生提出了“公共卫生说”。),像何新老师的“禳灾绂除说”。其实本质上,都是为了呵护生命,从健康角度考虑,“绂除禳灾”就是去除晦气,提防阴邪湿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取“吴越图腾”变而为龙舟竞渡,更是为了激励人的少阳之气,从而呼唤出生命的活力与生机。所以你看竞渡的时候为什么要划龙舟啊?许慎《说文》中解释龙,说龙“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而且是九种动物合为一体,它就典型地体现了一个变化的精神,所以它后来是华夏民族的图腾。

而像《易经》中乾卦至阳,最重要的一个位置就是九五爻,九五爻号称至尊。所以,我们都知道有个乾隆皇帝,这个乾隆的“隆”,其实就是乾卦中九五至尊的那个龙所处的位置。所以像,我去过很多地方,看过他们的端午节划龙舟之前都要祭神,祭乡官神,甚至划船的这个健儿、选手有时候被称为三十六乡官,这都体现了什么?至阳之气,都是为了鼓励生命的成长,呼唤生机与活力。而且你看,潜龙可以腾渊,这是在水中嘛。“见龙在田”,这是在地上,而飞龙可以在天。所以是根据时令的变化,不停适应时令、环境、气候的变化,这也是成长的智慧。所以从端午节的自然缘起看,他是为了呵护生命,呼唤生机与活力,希望族群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健康与昂扬的姿态。

但是说了那么多,可能有朋友会问,你说端午,屈原到哪去了?难道真像有故作惊人之语的某些人提出来的,根本就没有屈原这样的人?这就要说到端午节的另一个缘起,叫人文缘起。当然最有名的人文缘起就是“屈原沉江之说”。可是在各个地方又有各个不同的说法,你比如说在苏州当地人就是认为划龙舟、过端午是为纪念伍子胥;而在浙江的有些地方呢就认为是纪念曹娥;在山西就和寒食节一样,认为还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在绍兴,我们知道当地就认为纪念秋瑾才有了划龙舟、过端午。

伍子胥、曹娥、屈原、介子推还好一点,秋瑾啊,那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英雄与义士,为什么也会成为当地百姓端午纪念的一个重要源头呢?你看,这几个人其实细细想来很有意思,伍子胥对吴国那是忠心耿耿,所以伍子胥身上可以体现一个字叫作“忠”。曹娥,不用说了,《曹娥碑》非常有名,对吧?曹娥之所以被世人爱戴,因为她是一个孝女。她的父亲溺水而亡,不见尸体,年仅十四岁的曹娥,沿江号哭寻找,后来更是舍身殉父啊!她的至孝为世人传颂,甚至现在连那条江也被称为曹娥江,所以她的身上体现的是一个“孝”字。而介子推我们的清明、寒食里头说过,他的气节、他的高洁的品格,使他宁肯葬身火海,也不愿意施恩图报,所以他的身上体现的是一个什么?气节的“节”字啊!而秋瑾——鉴湖女侠,千古义士,所以她身上体现的是那个“义”字,所以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秋瑾这些在端午节中被重点祭祀、缅怀的人,他们身上其实体现的是四个字,叫“忠孝节义”。

而这一切核心价值的最高典范、最集中的体现毫无疑问就是三闾大夫屈原屈正则,屈灵均呀!屈原可谓是华夏文明史上以身殉道的第一个重要典型,所以他体现了一种生命价值,叫做伟大与崇高。屈原为什么可以成为端午节最有名的人文缘起,成为端午节的形象代言?那是因为华夏文明的端午节,不仅追求健康的人生、蓬勃的生机、昂扬的姿态,更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伟大的人生归宿,以及永恒的人生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这才是深刻而博大、而充满了生命力的华夏文明。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龙的传人,都是炎黄子孙,在文明薪火相传的时光竞渡之中,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该是龙舟上的健儿。“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沧溟先生如是愿,每一个你和我,愿有健康昂扬之人生,愿得价值传承之永恒。

朗诵者简介:

滔哥:199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本科班,主任播音员。爱好历史,喜欢古诗词,从古诗词中体会古人的情感,抚平自己的内心,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让生活的烦忧不再令自己无助。喜马拉雅专辑《唐诗品读》、《滔哥读美文》。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